阿尔茨海默病患者的沟通能力会随病程的发展而减弱,他们会越来越难以清楚的表达自己和理解他人的说话,医生和家属也会更难去明白患者的意思或感受,那么,我们该如何与患者进行更有效的沟通呢?
认知障碍症患者普遍存在的沟通问题
1.忘记自己或别人说话的内容,但会经常并重复谈及往事。
2.难于找到适合的字词表达自己或难于抒发自己的情绪。
3.讲话流畅却言不成理,没有明确的内容。
4.不能完全明白他人的说话,或只能掌握部分意思。
5.误解别人的表情、语气或动作的意思。
6.忘记正常社交的礼仪,所以会打断别人的说话、不理会讲者、不回应别人或变得很自我中心。
7.书写和理解文字的能力会减弱。
加强和促进沟通的十大建议
1. 照顾者要懂得变通
(1)每个人都是独特的,而且每段关系都不一样,不要期望过高以至脱离现实,要不断的尝试和改进,寻找最适合的沟通方法。
(2)多听取有经验的医护人员的意见及与其他照顾者分享。
(3)对话、字句并非唯一的沟通方法,还应重视其他非语言的沟通方法,如身体接触、说话语气;当患者不能明白时,照顾者可用身体语言来辅助患者表达或理解。
(4)要细心聆听及学习体会患者的情绪和感受。
2. 保护患者的自尊心
(1)不要将患者当作小孩般看待。虽然言谈对话要简单易明,但却要以成年人看待,不要使用叠字,如喝水水、吃饭饭等。
(2)患者虽然未必完全明白别人的说话,但他们仍会有自己的情绪和感觉,所以应保护他们的尊严及自尊心。
(3)就算认为患者不会明白,也要避免于他们在场时,跟别人谈论他们的情况。
3. 说话技巧
(1)说话时要保持声线轻柔,但需确保患者接收清楚。
(2)说话速度要慢,句子要短而精简,每次只触及一个范畴,可以谈及一些患者容易记得的特别事情,或者是一些每天都遇上的事,例如日期、天气等。
(3)让患者有足够时间去理解说话及作出回应。
(4)尝试用不同的字眼去表达想讲的说话。
(5)从对话中令患者知道自己身在何处、周遭发生的事、自己的身份等,这样可提升他们的安全感。
(6)多用患者熟识的名字,例如说:“你的儿子,小明”,而不是说:“你的儿子”。
(7)说话时着重感情的流露而不是对话的内容。
4. 合适的环境
(1)避免受到噪音(如收音机和电视机)的滋扰。
(2)有需要时,替患者配备合适的眼镜、助听器等辅助工具。
(3)与患者对话时,不要经常转换环境,这样有助加强患者对你的信任。
(4)对话时跟平常一样便可,保持自然,无须刻意作出改变。
(5)靠近患者身旁说话,千万不要站在远处跟他们说话,保持眼神接触。
5. 简化复杂的口头指令
(1)将指令简单化,例如指示他们穿衣服时说:“穿上外套”而不是说:“先穿上外套,然后出去吃饭”。
(2)若患者未能完成一个指示,可将它再细分为一个一个步骤,并让患者专注同一个步骤,照顾者亦可作示范。
(3)在未完成一个动作前,不要给患者新的指示,因为新的步骤会导致患者混乱。
6. 协助找寻适合的字句
(1)若患者找不到适当的字词去表达自己,照顾者可以尝试推测他们的意思或协助他们用其他字词去表达。
(2)若患者真的找不到适合字词表达,照顾者不要立即提供答案,相反可以提示,引导患者;例如:“你正在喝一杯?”又或是“你每天都用它来清洁牙齿”等。有时加以形容,或利用实物都可以让患者更易明白,促进彼此沟通。
(3)当患者表达出现困难,可提供一至两个词语作选择。
7. 避免语言冲突
(1)照顾者要避免与患者争执或于言谈间显得不耐烦。如患者强调经常重复看同一个电视节目,即使电视节目真的是首次播出,继续争辩只会造成更多的冲突,最终令到患者不快。
(2)若在沟通过程中出现冲突及误解,可尝试转移话题,不要纠缠在不快的话题上。
8. 身体语言
(1)使用实物或多做示范能帮助患者掌握意思。
(2)轻抚及握着患者的手,可以使他们保持专注和感到被关怀。
(3)说话和聆听时要望着对方的眼睛,保持眼神的接触。
9. 提出问题的技巧
(1)问题不宜有太多的答案选择。
(2)利用答案明确的是非题,让患者也可以参与对话,例如问:“今年是不是凉的比较早?”
(3)面对患者重复地问同一个问题,要有技巧地回答,不要作不耐烦的回应,如“你已问了很多次”等,照顾者应耐心地重复回答,或用其他提示,如把答案写在纸上,放在患者眼前。
10. 其他有助沟通的工具
(1)利用实物及图像,帮助患者的记忆,亦有助对话。
(2)旧照片可帮助患者的记忆。
(3)音乐是沟通的绝佳渠道,除了可以唤醒记忆之外,亦有助舒缓情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