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卫生

为什么容易合并心理障碍?

时间:1/23/2017 3:37:45 PM 作者:佚名 来源:健客网

冠心病支架术后,极其容易合并心理障碍或称心理异常,究其成因,我们还要从心理障碍的成因来说起。

  刚刚结束的第65届美国心脏病学学会年会(ACC2016)上,Atalieszpakowski博士以及其同事进行的一项研究结果显示,患有抑郁的冠心病患者发生心梗和死亡的风险远远大于没有患抑郁症的患者。相关的研究一出,结果让人大吃一惊,其实国内学者很早就关注过这一问题,不单单是抑郁,所有心理障碍对疾病预后有或多或少的影响,即使不影响预后,心理异常情况下的个体,也会受到躯体、心理、情绪等不适的影响从而影响生活质量。

  冠心病支架术后,极其容易合并心理障碍或称心理异常,究其成因,我们还要从心理障碍的成因来说起。心理障碍的形成主要有三方面的原因:生物因素、心理因素及社会因素。在冠心病支架植入术后的病人身上,我们很容易的找到其各个因素的诱发原因。

  一、生物因素

  疾病本身对患者的影响,如反复发作的心绞痛、严重心梗后的不适感、濒死感等等对心理的冲击。以及支架术后仍反复发作的心绞痛,以及心衰病人支架术后反复心衰发作从而使患者对疾病治疗失去信心,或者严重心绞痛发作或者恶性心律失常发作甚至猝死病例对患者造成严重的心理冲击,从而导致心理异常。

  二、心理因素

  对疾病本身的不了解,对疾病本身的恐惧或者片面了解,担心支架术后支架脱落、断裂、移位以及担心支架为异物从而导致支架排异反应,从而形成心理负担。担心支架术后影响日常工作,从而导致自己在单位或者社会中受人歧视,或者严重的经济负担,长期口服药物治疗等也会对支架植入病人造成心理冲击,导致心理障碍。

  三、社会因素

  患者本身家庭及社会关系复杂,不和睦,因疾病本身导致社会关系或者家庭关系失衡,从而弱化患者在社会关系中的地位和影响。以及支架术后家属和部分社会关系不理解,不支持或者因此而疏远患者,也是对患者造成心理冲击形成心理异常的常见原因。另外还有因支架术后导致亲属或者其他关系人过度关心患者健康,给患者日常生活带来压力也是心理异常的诱因。

  当然原因也可能是诸多因素集合共同导致,但不管是何种原因或者表现为何种心理异常,医生和家属等群体对支架术后病人的心理支持以及合适的心理疏导,都会减轻或者避免心理障碍的形成。轻度的心理异常,多可在心理疏导后消失或者好转,而较为严重的心理异常,有时候及时寻求心理医生的帮助和支持也是非常有必要的。

  因为支架术后合并心理异常极其常见,所以对于支架术后病人的心理疏导或者发现情况后的及时处理,亦可改善冠心病支架术后病人的生活质量和预后,而双心门诊的设立或者可以改善这一情况。在闭幕的ACC2016大会上,Szpakowski博士也在研究结果中表示,关注冠心病患者的心理状况尤其重要。

  如何识别术后情绪问题

  做了支架手术的患者,常常自称为“架子工”,他们的生活常常“两点一线”或“三点一线”,家、工作单位、医院。长时间和他们接触,你会发现他们有共同的特点:

  自觉不适症状明显,常常去医院检查,但客观检查证据不多;

  容易紧张焦虑、烦躁激动,情绪低落或者易怒,对任何事情失去兴趣,人际关系发生改变;

  疲乏感突出,不愿动,生活颓废,失眠,早醒,多梦

  兴趣减退,之前喜欢的事情不再喜欢;

  缺乏自信心,觉得自己没用,不与人交流;

  感觉有胸痛症状,服用急救药好像有效,但逐渐没效,再次冠状动脉造影显示冠状动脉是通畅的,胸痛的原因显然不是心肌缺血。

  情绪障碍——焦虑

  焦虑是由紧张、焦虑、忧虑、担心和恐惧等感受交织而成的一种复杂的情绪反应;

  心情上,紧张不安、烦躁、恐惧,过分担心自己的身体情况;

  躯体上,头晕、胸闷、胸痛、心悸、呼吸急促、口干、尿频、出汗或睡眠障碍等。

  情绪障碍——抑郁

  三大主要症状,就是情绪低落、思维迟缓和运动抑制;

  认知症状:表现为认知上的不合逻辑性和不切实际性,对自己的评价很消极;

  动机症状:对任何事情都缺乏动力;

  情绪症状:情绪症状是抑郁症最显著、最普遍的症状,包括抑郁心情和兴趣的消失;

  躯体症状:胃口不佳、睡眠不好、逐渐会变得虚弱、疲劳。

电话:0738-8800081 投诉电话:0738-8800860 传真:0738-8802002 邮政编码: 417000 地址: 娄底市长青西街(汽车站往西400米)
版权所有:娄底市荣军优抚医院 版权所有 湘ICP备12005309号-1 湘公网安备43130202000085号